首页创业故事 › 【吕华说:在越南遇到了中国通越南也通的日本人】

【吕华说:在越南遇到了中国通越南也通的日本人】


|2|1


微博上认识的辉哥,他的客户多是在中国大陆的日资企业,专业帮助客户解决车间净化和能源管理。随着日企开始在越南投资,2012年他的车间净化工程项目在越南也开始了。

辉哥是位热心人,前天刚到河内,下飞机时在微博上发私信联络我。于是我们加了微信,约在河内街边喝酒聊天。

都是和日本人做生意的人,很多事情一聊都非常投机。辉哥说要介绍河内的日本人给我认识,这事说这么约定了下来。
越南经济3

在去客户路上,辉哥说要去见的日本人中文非常好,甚至比有些中国人说的还好。我脑海里瞬间浮现了很多操着生硬中文的日本人形象——不会也是那个样子的吧?

见面寒暄,交换名片,我怕失礼,一直是用日语。坐下后,这个铃木先生说要给我们作公司介绍,然后用中文给辉哥开玩笑:Y总听过好多次了,可能都听烦了……

这下子我才听到了人家的中文水平,不是好,是很好。

后来聊天中知道,人家在中国留学大学是中文专业,研究生也在中国上了几年,后面参加工作后在广东工厂又是好几年。这水平绝对是教师级别的,比起我们有着乡音的普通话相比,他应该是拿了普通话资格认证的那种水平。咬字清晰,音调准确。辉哥说他的广东话也非常好,铃木先生摆摆手:好久没有说了,有点找不到感觉了……起码承认了以前确实是经常说广东话的那种了。

因为中美贸易战的原因,铃木先生他们公司最近在全力以赴承接广东移交过来的工作。车间要改装,生产线也要调整。“现在机会摆在眼前,我们必须提高产能才能抓住这个机会”铃木先生说。

会议室的投影机也因为车间改装出了故障,铃木先生说,只能口头介绍下公司了。这家日本知名的单反镜头生产商,是集团在海外的第二个生产据点。一直以生产中国广东工厂移交过来的工作为主,广东工厂经过近20年的积累,已经成为集团的生产示范基地。“要达到广东工厂一样的水平,我们要为此付出努力”铃木先生目光坚定。

但是挑战也比较大,越南人比中国人难管理。以他们的经验,工厂10%左右的员工其实是没有出勤的,要么在休事假、休产假、休病假,要么处于随时要辞职的状态。最近,虽然离春节还有一些时间,但已经开始能感受到越南工人怠工的信号了。

工厂在大工业内,有很多的外资企业,特别近几年中国大地和台湾企业加速在越南投资,企业之间“抢人”的局面越来越明显。因为外资福利方面相差并不大,稍微多一点报酬或是别的原因,工人就会很快决定换工作。“越南人不像中国人,辞职几乎没得谈,说走就要走。中国人还能谈一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不定就能留下来了”铃木先生说。
越南经济1

要将对工人的依赖降低只能进行自动化,但是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不适合上大量的自动化。而且,因为人员素质达不到,短时间也做不到像广东工厂那样有高技能的工人可以操作和维修自动化设备。

铃木先生非常热情,得知我们开始在越南投资,给我分享了很多经验。其实,在越南的日企供应商成本基本上降不下来,因为人员工资虽然低,但是原材料还是靠进口,加上各种管理上问题,效率并不高。“不过,这边的机会还是蛮多的”铃木先生说。
越南经济2

得益于中美贸易的影响,铃木先生的工厂2020年订单量非常乐观,预计增长率会在30%以上。他开玩笑说:明年终于可以还清从日本总公司借来的钱了……

 

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吕华的博客 http://www.lvhuablog.com/?p=2662

上一篇:

下一篇: